首先得提一下一战的情况,
40天备考托福取得113分高分经验分享
。因为当时没有下定决心出国,只当试试,所以没好好准备,经验十分不可取。一战在2012年的10月28号。虽说给自己留了两个月准备,可是直到临考试一周我才做了5套TPO,其它什么事也没有做。最后一周我又赶紧做了几套TPO,看了看机经。考的时候发现口语和独立写作机经全中了!但我当时并不明白机经的重要,没有好好利用,所以即使中了也没用……最后是102分,阅读30听力25口语23写作24,悲剧的综合写作竟然得了个fair,无缘高分。考完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下决心如果要考下次的话要珍惜机经!讽刺的是,二战我格外重视机经,花了不少时间准备,但考试那天全部机经都没有中……事实上,2013年开始ETS出题越来越损,各种机经命中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太依赖机经也是很危险的。考前报了个点题班,帮助有一些,主要在口语上。
我二战之所以能考好,自认为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应试技巧的注重。
英语水平的提高多半是拜准备GRE的过程所赐。因为准备托福前一直在准备GRE,所以每天都在学习英语,只要一读东西,基本上都是英语,通过这样大量的接触和英语越混越熟。而且学完GRE做托福的阅读题简直是各种秒杀。尤其是单词题,做的时候感觉都不过大脑,用下意识就选对了……当然,过度是不好的,学完GRE再准备托福还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下面我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也会穿插一下自己的乱七八糟感悟,思路并不一定清晰。
阅读
阅读我两次都得了满分。两次用的资料都只有OG和TPO。现在TPO已经出到26套了,真是挺多的,做完就不错了,阅读和听力用TPO练就足够了。
(1)感觉实际考试的时候阅读题目比TPO简单一些,尤其是最后一道概括主旨的题。在做TPO的时候,很多套题的主旨题我都会做的比较别扭,甚至有好几套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它为什么选那三个……但这两次真正考试的时候我还没有遇到过阻碍。所以,即使你平时做TPO主旨题感觉不太好也不要灰心。况且TPO有很多答案都有问题。我每次做TPO阅读都错好几个呢,最后不还是该满分满分~
(2)做托福阅读我只有在做最后一道主旨题的时候会用到草稿纸。我的用法和做所有GRE阅读题一样,用crack书中所教的POE方法(详见上文GRE阅读部分),也就是做题前先写好ABCDEF,位置完全按照屏幕中那几个选项的位置来写,这样我读完一个选项就在草稿纸的对应位置写个符号,标明正确\错误\待定(别写这几个中文字,用简记符号啊亲!),以此保证我不会再看一遍我认为是错误的选项。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考试的时间很长,应该尽量去避免读一切没有必要再次读的东西,节省脑细胞啊!
(3)我做阅读的第一步是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题目、首段以及各段首句,对文章整体脉络有个把握。这样一来,我读到每一段都会清楚现在这段在文章中是个什么位置,它大概要表达的是什么,《40天备考托福取得113分高分经验分享》()。有了这样一个概念,文章就更容易读懂,速度也有所加快。做题的过程我是先看题再读对应文章段落。做每道题的时候文章的对应段落前都会有一个箭头,我会一段一段地攻克。每读一道题都看看箭头的位置,确定现在这个问题是针对我想攻克的这个段落的,等箭头位置改变的时候,我就不往下读题,而是读刚才那些题目的对应文段。之所以做GRE是先读文章再读题而做托福是先读题目再读文章,是因为两者阅读的特点不同。做托福即使你完全没理解文章的意思,光凭借单词的积累和文章关键词定位能力就能得个20分左右,相当多的题目都是考察文中定位,而文章又比较长,所以先读题再去有意识地寻找题目中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会比较显著地提升效率。虽然文段很长,但是段中出题的地方不多,一段也就两三处,抓住那两三处就能保证作对题。如果不先读好题,你就不知道那出题的地方在哪,很容易导致所有的地方都读得很细、很慢,而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只需要着重攻克每段的那两三个考点对应的内容并且掌握文段大意就能保证作对所有题,其它的细节抠起来意义不大。而GRE就不能这么掉以轻心,那种信息和逻辑密集的短文章即使先读了题目也得硬着头皮一句一句认真读文章,文章句句是精华啊!而且因为文章短,定位这个过程花不了多少时间,所以先读题目帮助不大,反倒会费时间。
(4)我在读文章的时候脑子里画面感很强,尤其是读到关于动物的文章,我头脑中会想象出那种动物的活生生的图画,连羽毛或者鳞片都非常清晰哦!随着阅读的进行,我头脑中那个动物会做各种文中所说的动作。其它题材的文章也可以想象,比如读天文学文章时我头脑中是深邃的太空,各种文章中提到的celestialbody都会按照它们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在我脑海中构成画面。再比如说地质学的文章,我也会想象着版块运动的画面之类的。很多人读文章可能是读了些白纸黑字,但我读看一篇文章就像看了一部生动的纪录片一样,我还会想象出各种音效什么的……文章内容不是以.doc的形式而是以.mp4的形式存储到我的脑子里。这样做题的时候想象一下刚刚“看过的视频”的对应内容就会很快做出来。如果你现在做不到这样,就有意识地这样锻炼自己,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构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纪录片”。我想,自己这种想象力可能是由于儿时曾经混迹于老家的草木和昆虫世界多年,而且看了数不胜数的纪录片尤其是动物世界!我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学数学从来学不好。我喜欢把一切具象化、生动化。多看看纪录片是很有好处的,现在这个时代获取资源这么容易,大家都动起来多看看纪录片吧!此外我还读了一些书,题材广泛,其中有一些英文原版的。这些书给我带来了很多知识和兴趣。我这两次考托福,阅读都遇到了农业题材的文章。相关的内容我早就有了基本的知识,这来源于我读过的一本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写的特别好,给了我对人类发展的完全不同的视角,也让我对世界各地的农业有了更多了解。我第一次考托福那篇农业的文章甚至完全是从这本书里摘录下来的,我当时读着读着就笑了……所以,多读各类题材的经典著作,多看纪录片是长期提升自己的素养、想象力、英语水平的良方。
(5)我做TPO的时候感觉有的题格外的难,后来发现可能是有的题材对我来说特别的不熟悉,导致我认为它难。比如说历史类的东西,我做题会错得比较多。地质类的文章我的错误率变化很大,有时很好有时很坏。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些不擅长的题材,专攻一下这些题材应该是很有帮助的。我因为时间太有限,没有做这方面工作,但提出这个想法供探讨。
(6)至于单词,我只在一战之前看了几遍张红岩的《词以类记》,二战之前因为准备了GRE所以根本没有再管单词。《词以类记》里面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单词我第一遍过的时候不认识,把这些单词标记好,抄在本子上(因为不多,所以我就顺手抄啦),又过了几遍本子上的单词,很快就记得差不多了。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多过几遍比较好。建议也用我背GRE的时候用的“遮盖法”,这种方法背单词效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