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基础知识
GMAT770分经验分享
2025-07-19 12:07  点击:0

GMAT一战650,二战770:平衡好“实力”+“机经”

前言:首先我得感谢Cherry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此外我遇到的申友的三位老师Jason、Kevin和Demon都非常的优秀和尽责,还有一起学习的学员,尤其是Iris和Miss崔在课堂之后的交流都使我在紧张的复习中没有孤军奋战的感觉,

GMAT770分经验分享

。前一阵子忙碌着学校国家奖学金的申请,昨天终于落下了帷幕,于是有时间静下来写一下心得和感悟了……

在整个的复习备考中,我始终在两样东西期间权衡,一个是“实力的提升”,另一个是“机经的使用”。因为两战之前正式复习的时间都是一个月左右――第一次7月底正式开始,8月31日考试,第二次是9月初开始,10月9号考试。所以“实力”和“机经”成了配置“时间”这块稀缺资源的首要因素,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两大块。

(一)首先说语文机经――“恶魔”or“天使”?

使用语文机经的同学中,有的考试时心情愉快,分数出来时心如刀绞;有的做题又快,分数又高。很显然前者会全盘否定机经,认为机经是恶魔;后者会大力支持机经,认为机经是“天使”。很遗憾我既非前者也非后者,两战我都用到了语文机经,但是两战的都是时间紧迫中完成。原因在于我认为语文机经的“直接作用”不在于“提升准确率”而在于“提升速度”!

这时候,可能纳闷了――两次你都急急忙忙做完,机经没有帮你升速度啊,相反你二战的成绩那么高,应该是提升了准确率啊?其实机经真正给我的或者说直接给我的不是准确率,而是时间,时间充足了,我才能关注机经回忆者没有关注到的细节,才提高了准确率。逻辑的确存在变体,但是我考试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即使不是变体,答案我和机经选的很多不一样的。阅读事先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大致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根据机经作者回忆的题目来预测核实文章的结构,但是一定要藐视这些答案,自己想想可能其他的答案是什么。藐视他们的答案理由很简单――印象深刻到能够回忆出来的题极有可能是纠结过的题,纠结过的题极有可能是没有发现考点的题,没有发现考点而选的选项就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我没有使用语法机经,我个人认为这是必须考“实力”解决的)。最后总结一句话“可以用语文机经提升速度,但不要妄想一定能提高分数”,《GMAT770分经验分享》()。

(二)在说一下我对实力提升的看法――语法为王

老实说,我没有资格指点其他所有的同学,因为每个人的英语基础、思维习惯、复习习惯都千差万别,我只能说我自己在实力的提升方面是如何做的。如果让我在重新准备一次,我会这样准备:

1、整体了解:OG首先认真做一遍,认真看一遍解析。

(主要做语文部分,数学部分我也做了,对中国考生而言我觉得没用,甚至有些题明明很简单,却用很复杂的方法解――数学我走了太多弯路,做了很多其他资料,结果发现,中国考生考满分真不难,prep数学+数学机经就够了)

2、提升实力:曼哈顿语法三遍。

(二战前我曼哈顿简化版看了三遍,试着做了完整版的课后习题,然后又将完整版刷了一遍,以巩固胜利的成果)

3、巩固实力:07版的数学和语文prep做完

(我这次语文以“试卷模式”共9套做的,感觉很不错,此外数学我也认真做过一遍感觉与其他资料相比更加接近实战的出题规律,能够发现自己的很多思维漏洞)

4、提升备考:回顾OG+回顾曼哈顿+数学、阅读和逻辑机经。

(OG建议至少三遍,而且建议在熟悉曼哈顿的基础上回顾OG,这样你就会对很多OG上的awkward豁然开朗)

我并没有提到如何提升自己逻辑和阅读的实力。我对逻辑的整体感觉是“题目看懂了,答案就八九不离十了”(呵呵,也可能是申友逻辑方法太牛了);此外阅读而言,我托福的阅读两次考试都是29分(30分满分),所以对文章的把握没什么问题。在做prep07的试卷版时,顺便强化了这两部分,感觉就没问题了。但是其他同学与我的情况不同,所以这一块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像我一样忽视了。

结语:最后,尽管革命尚未成功但我必须得感谢我辛勤的我父母,作为工薪阶层的他们能够拿出毕生积蓄甚至不惜举债让我出国深造,真的很不容易。这个成绩仅仅只是向他们汇报的他们的小小一步吧。我最后真心的希望能够在我和DIY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实现他们对我的美国名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