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支流海浪河,海浪河中游南岸有座古城就是宁古塔,宁古是满语六的意思,塔是满语个的意思。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地理范围在黑龙江牡丹江市一带,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的广大区域,东达日本海,古时包括今归俄罗斯滨海边疆广大区域,及俄罗斯远东太平洋港口海参崴和纳霍德卡。
宁古塔旧城被视为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从1586年努尔哈赤起兵,到1616年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都是努尔哈赤征战女真各部的军事根据地。收复了乌苏里江及黑龙江流域大片土地。甄嬛的曾祖额亦都就长期驻守此处,获得很多战功,荣获巴图鲁的称号。
宁古塔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发迹故地,努尔哈赤的曾祖福满当时就生活在这里,福满共有六个儿子,各自独立门户,分居在赫图阿拉附近,当时人称之为“宁古塔贝勒"。宁古塔即满语六个,贝勒即满语酋长(王)的意思。福满的四子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塔克世又是觉昌安的四子,即努尔哈赤的父亲。
宁古塔物产丰富,有人参、松子、榛子、蘑菇、狍子等,少年凄苦的努尔哈赤常领着弟弟舒尔哈齐就靠采集、狩猎当地这些物品,与汉人进行贸易,维持生活所需。
当时有民言:“宁古塔真没比,狗咬狍子瓢舀鱼,烧材出门没半里,野鸡飞到饭锅里"。
顺治十四年(1657年),沙俄入侵,宁古塔将军都统沙尔虎统帅1500名清兵,打败沙俄,打死五百多人,沙俄余众溃逃。
1666年,宁古塔旧址迁往新城宁安,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而今天的宁古塔只是属于一个村,即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
1860年,中俄签定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将此地大部分割予沙俄,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宁古塔是满清的发源地,后来又是罪犯的流放地。这里旧时,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冰天雪地,到清朝时,这里还是属于边远落后地区,把罪犯流放这里,一是惩罚,遭受磨难;二是扬善,垦荒启蒙。先后流放这里的有: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兵部尚书张缙彦、大学士吴兆蹇、还有”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的怪才金圣叹家属、金圣叹老师文字狱受害者吕留良家属。及吴三桂的部属到了尚阳堡(台尼堪)。
流放到这里的汉人们,摒弃满人原始耕作方法,带来先进耕种技术,粮食产量显著提高。并带来许多蔬菜种植技术及皮毛加工技艺,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
吕留良的孙子吕懿兼擅长医术,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也破除了当地土著崇信萨满教奉行的土办法,改变了当地风俗习惯,既有清醒认识也属重大改革。
杨越、吴兆骞开设"读书草堂",在此地传道授学,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增加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做出了贡献。
当然,做为罪犯,流放到此苦寒之地,承受的是更多的屈辱和奴役、苦难与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