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大全
谁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全军覆没,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5-08-17 09:32  点击:0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而被杀,一直是读者感到遗憾和可惜的,但是,却也让读者在对关羽同情的同时,对他也有所责怪。

那么,导致关羽兵败而且被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关羽一直以来都对诸葛亮不是打心眼里服从,他觉得他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而诸葛亮只是他大哥刘备请来的军师,诸葛亮地位再高,也是他们兄弟三人请来帮忙的,所以,关羽一直没有能真正理解和接受诸葛亮在隆中制定的基本战略思想,即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关羽在局势比较危险的时刻,违背了诸葛亮和刘备商量好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所以,从军事战略上讲,关羽当时是腹背受敌,北有曹操的强兵威胁着,南有东吴厉害的将领领兵偷袭,关羽离开了诸葛亮的指导,没了刘备当后盾,身边又缺了张飞、赵云等猛将支持,他同时对付两股强敌,岂能不败?

其次,关羽本身性格的原因,关羽曾受恩于曹操,对魏军的实力比较了解,而在处理与东吴的关系上,他的认识不足,一遇到东吴的将领,他就表现得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一直没有把东吴孙权和东吴的将领放在眼里,常常说:“东吴鼠辈!”他十分轻敌,而骄傲又轻敌,这必然是会失败的。

再次,关于遇到了吕蒙和陆逊这两个很有韬略并极具欺骗性的军事统帅,他们弄假象,防烟幕弹,用计让关羽更骄傲,把进攻的锋芒掩盖起来。非常到位地把关羽给骗了,吕蒙装病,陆逊装嫩,兵将们装着很惧怕关羽,让关羽狂得不得了。而关羽对敌将敌情一点也不了解,对危机的到来一点也没有觉察,对荆州面临着曹魏、孙吴两股强敌的夹攻没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准备,连自己阵营中力量严重不足也还无自觉,如此状况,贸然出战,必定是大败无疑。

此外,刘备、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后,东吴对荆州势在必得,因为在东吴孙权和众将看来,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年周瑜火烧赤壁,大败了曹操,周瑜大败了留守荆州的魏国大将曹仁,正准备进城,诸葛亮提前抢了荆州,要知道,周瑜费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荆州的,荆州被抢,周瑜气得都快吐血了。蜀军抢了荆州,仇大着,而且,刘备也承认荆州是借的,东吴三番五次派人来讨,包括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来讨,就是讨不回,这回机会来了,刘备、诸葛亮、张飞等都不在荆州,关羽自高自傲、虚有其名,荆州守城兵将战斗力较弱,为报当年周瑜被欺之仇,东吴军队这次能不拼命吗?关羽遇到了同仇敌忾的东吴军队,遇到了吕蒙、陆逊这样的智帅,能不败吗?

最后,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能跟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和刘备的私心有关系。荆州与益州距离很远,又隔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两地很难形成掎角之势,互相顾不来,诸葛亮将蜀军分守此两地,削弱了蜀军的战斗力,自然就使荆州处于弱势,关羽守城难度极大;另外,当时四川危急,刘备派关平到荆州搬救兵,诸葛亮就知道,刘备是示意让关羽留下守荆州,毕竟荆州是蜀国立国的根据地,而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自家兄弟守根据地放心,于是,诸葛亮、赵云等谨慎务实的军事统帅,就不能守荆州了,而傲气十足,一惯轻视东吴的关羽,骄傲地被吕蒙、陆逊骗了,走麦城了。

以上的分析供参考,关羽败走麦城值得记住教训,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不能太傲气,不能轻视敌人,不能对敌估计不足,更不能放弃必要的联盟,只有知己知彼,联盟抗敌,才能以强对弱而获得胜利。“走麦城”的戏不能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