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早在18世纪便为人所知,当时英国的化学家史密斯,就大工业城市之一的曼彻斯特城及周围降雨的化学成分分析指出,有害成分,主要有3种,即在城市空气中找到硫酸及酸性硫酸盐,郊区有硫酸氨,远离城市的乡村有炭酸氨,其中硫酸会使织物褪色,腐蚀金属等。目前我们对酸雨的定义即是酸性降水,其雨水的PH值通常小于5.7。酸雨是大气中的水分同发电厂、工厂和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相结合的产物。
PH值低于4.7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有机铅转化为无机铅,它抑制树木根部细胞分裂,因而,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的孢子侵入树根,可置树木于死地;若PH值低于3.5,还会直接伤害植物叶面,使之枯黄死亡。因此,人们常把这种酸雨称为“天空之死神”。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一、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丧失鱼类和其它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这个危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被人发现。
在加拿大罗彻里沃城有当时世界最大的硫黄冶炼厂,1970年初发现远离该厂南部的阿萨巴斯卡河系内鱼类减少持续加剧,美国在1950—1960年由联合国农林研究所和公共卫生局组织在广大地区进行降水成分分析,发出了国立公园湖泊鱼类处于被灭绝的警告。 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近几年来中欧几个城市中森林被害面积扩大,症状为黄色化、针叶早期损坏、幼生和根的变形、出现枯萎,甚至枯死。
日本1973年6月28日,在骏河湾沿岸的几个城市、农村以及山梨县上野原的市民计441人向当局投诉,在雨雾中肉眼、咽喉受到刺激,并有葱、烟草、黄瓜、茄子被害,雨水中测定PH最低值为3.5。 三、对人体的影响。
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
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
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 四、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据报道,仅美国因酸雨对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每年达20亿美元。据估算,我国仅川黔和两广四省,1988年因酸雨造成森林死亡,农作物减产,金属受腐蚀的经济损失总计在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