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大全
先考是什么意思(农村白事先考与显考有什么区别)
2025-08-17 09:40  点击:0

农村对已故父母的文字称呼,地方风俗不同,家族不同,单个家庭不同,甚至地方传统文化不同,称法不尽相同,意思基本一样,如果仔细考究还是有所区别。先考与显考只是其中的一种。

显考、先考指已故的父亲,显妣、先妣则指的是已故的母亲。祖父母以上,要在“考”和“妣”前加“祖”或“某祖”,如,祖考、祖妣,曾祖考、曾祖妣,高祖考、高祖妣等等。

要弄明白先考与显考的区别,首先要弄明白对已故父母有哪几种称呼,一般说来有下列四种称呼在民间通常使用:1、故慈父、故慈母;2、故先父、故慈母;3、故先考、故先妣;4、故显考、故显妣。其次是要弄明白对已故父母称呼,一般来说在以下四种场合的使用:1、丧事现场的灵牌。2、宗祠供奉的牌位;3、墓碑;4、祭祖写包。

故先考、故先妣是对逝去的父母最古老的尊称。考妣最早应是父母的称谓,不管是健在还是去世了,都有这个称呼。如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亲》中的注解是:“父曰考,母曰妣。”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言语的演变,考妣用来专指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

考、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故显考、故显妣是通过对故先考、故先妣的演变的一种改变,是对逝去的父母美称。显考,古代是对古对高祖之称。

如,《礼记·祭法》:“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又如,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所著的《五经正义》中注释为:“曰显考庙者,高祖也。显,明。高祖居四庙最上,故以高祖目之。”到了元朝以后专称亡父为显考。如,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徐乾学所著的《读礼通考·神主》:“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元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

民间除了用故先考、故先妣和故显考、故显妣,还有用故慈父、故慈母和故先父、故慈母,如今年轻一代使用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演变,两种用法既是对逝去父母的尊称,也是儿女对逝去父母的爱称,寄托了一种思念之情。

对于已故父母的称谓,笔者在民间田野调查发现,在丧事现场的灵牌、宗祠供奉的牌位、墓碑、祭祖写包的使用上,不仅与当地的风俗有关,还有一些家族和个体家庭有关,更与当地的文化水平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个人的喜好有关。如,在一些老祖坟山上,古老的坟墓的墓碑一般使用先考或显考,用慈父、先父的几乎很难找到,而新坟墓碑既用先考或显考的,也有用慈父、先父的,主要是根据逝者后人的喜好和地方文化程度来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至于有些资料上说,先考是普通的用法,普通百姓能用,当官的人也能用,而显考只能是当官的才用,那就无稽之谈。古人讲究“三不朽”,分别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三次立言”。普通百姓,虽然很难为国家立下不朽之功,也创作不出显世著作,但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服人”的思想深植民间,于国无功,做人有“德”也是对国家的贡献。因此,普通百姓一般在先人去世后,都喜欢在“德”字上做文章,“显”字就是用来赞美父母德行端正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