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是《明史》,其中并没有《清史》,那么怎么没有《清史》呢?
按照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后,《清史》的编纂任务就落到了当时的北洋政府头上,而北洋政府也在1914年启动了《清史》的编纂工程。历经14年,到了1927年,《清史》大致有了一个原型,被称为《清史稿》,然后北洋政府就倒台了。眼看成书无望,干脆直接将《清史稿》出版了。
由于《清史稿》的编纂者中有许多清朝遗臣,所以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认为这部书弘扬满清统治,就把它彻底否定了,但由于时局动荡,日本侵华,南京国民政府就再没有重修《清史》了。
《清史稿》不能算是定稿的“正史”,只能算是一个半成品,其中有许多史料有严重问题,而且并没有经过严格校对。
《清史》在新中国的重新修订是在2002年以后,国家启动了《清史》编纂工作,不过这部书什么时候定稿发行,还不得而知。